一根化工管线竟打多个“卡子”!试运行就敢这么干?
一根硝酸卸料泵至浓硝酸储罐的管线
打了3个“卡子”
不足50cm长的
氮氧化物尾气回收管道上
竟然也打了2个“卡子”
近日,在2023年应急管理部化工产业转移重点县专家指导服务中,有专家在安徽省某精细化工企业检查时发现,一新建项目试运行期间,已经存在诸多隐患。
一根管道上打了3个“卡子”
氮氧化物尾气管道上打了2个“卡子”
近年来,化工装置管线因打“卡子”处置不当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仅2022年、2023年就发生了两起影响较大的事故。
辽宁盘锦浩业化工有限公司
“1•15”重大爆炸着火事故
2023年1月15日,盘锦浩业化工有限公司在烷基化装置水洗罐入口管道带压密封作业过程中发生爆炸着火事故,造成13人死亡、3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8799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烷基化装置碱洗后的物料管线在带压堵漏时爆裂,大量物料泄漏,遇静电或明火引发爆炸着火。事故管线早在2022年4月就出现泄漏,打“卡子”带“病”运行半年之久,2023年1月11日,企业发现事故管道弯头夹具(2022年4月19日泄漏位置)边缘处泄漏,组织进行维保,并于1月11日、12日、14日3次组织堵漏,均未成功,也未采取停车处理措施,直至发生事故。
上海某石化公司“6·18”
乙二醇装置爆炸事故
2022年6月18日,上海某石化公司化工部1#乙二醇装置环氧乙烷精制塔区域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971.48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环氧乙烷精制塔T-450塔釜至再吸收塔T-320的管道P-4507由北向南第三夹具处发生断裂,管道内工艺水(约104摄氏度)大量泄漏,导致塔釜内溶液漏空(约68.37吨)后,环氧乙烷落到塔釜底部,沿管道P-4507断口处泄漏至大气中,遇点火源起火爆炸。大火导致塔内环氧乙烷发生自分解反应,造成环氧乙烷精制塔爆炸。该企业在不到3米长的受压管道上采用打夹具的方式进行了4处带压堵漏;对管道泄漏部位临时应急处理后,未及时对管道进行修复;未按照公司变更管理办法对管道P-4507的4处泄漏部位进行带压堵漏作业实施变更管理。
今年,应急管理部下发了《危险化学品企业装置设备带“病”运行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凡是涉及易燃易爆、剧毒物料的设备、管线及管件发生泄漏,未妥善处置仍继续运行,或者打卡子带“病”运行、未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消除隐患的,均属于化工装置设备带“病”运行的情形,列入专项整治重点内容。
风险分析
化工管道本体泄漏,多是管道腐蚀造成的,或是管道减薄严重,或是点腐蚀造成穿孔。这种情况下,即便堵住了一个漏点,也不可能消除管道减薄所带来的风险,不可能阻止已经减薄的管壁因受压力出现新的漏点。如果焊缝发生泄漏,也不能阻止焊缝漏点继续扩大,其最大的风险是减薄的管道承压能力降低而撕裂。
整改措施
企业应切实开展设备完好性管理,预防因腐蚀或冲刷减薄引起管道失效而造成事故。设备完好性管理是化工过程安全管理中的重要要素,也是国内化工企业运行较差的要素之一。尤其是设备预防性维修,在很多企业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展,更多的企业仍然是“事后维修”,难以做到“预防性维修”。
01
优化设计以预防和控制泄漏。在设计阶段,要全面识别和评估泄漏风险,从源头采取措施,控制泄漏风险。要尽可能选用先进的工艺路线,减少设备密封、管道连接等易泄漏点,降低操作压力、温度等工艺参数。
02
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设备选型,属于重点监控范围的工艺以及重点部位,要按照最高标准规范要求选择。设计要考虑必要的操作裕度和弹性,以适应加工负荷变化的需要。
03
建立和不断完善泄漏检测、报告、处理、消除等闭环管理制度。对于装置中存在泄漏风险的部位,尤其是受冲刷或腐蚀容易减薄的物料管线,要根据泄漏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周期性测厚和泄漏检测计划,并定期将检测记录的统计结果上报给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安全管理部门。
04
要对可能存在的泄漏风险进行辨识与评估,结合企业实际设备失效数据或历史泄漏数据分析,对风险分析结果、设备失效数据或历史泄漏数据进行分析,辨识出可能发生泄漏的部位,提出具体防范措施。当工艺系统发生变更时,要及时分析变更可能导致的泄漏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05
定期组织开展在用工业压力管道在线检验和全面检验,建立检测数据库;要通过预防性、周期性的泄漏检测,发现早期泄漏并及时处理,避免泄漏发展为事故。
管道尚在试运行期间已有多个“卡子”
如此带“病”运行很可能导致危化品泄漏危化品事故有哪些危害?
为了防止事故
企业如何做好设备日常巡检?
如遇危化品泄漏事故
如何正确施救?
如何逃生避险?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网
编辑/制作:王晓璐
审校:张淼淼
审核:刘春祥
请先 后发表评论~